電容器產業:當世界走進中國

     進入2008年以來,中國電容器行業的整個形勢演變的更為嚴峻。制造成本高漲、人才短缺、技術落后……面對現狀,生產廠商到底應該如何應對?行業到底應該怎么發展?這一系列問題都在表明著一個信號——中國電容器行業的態勢已刻不容緩。 

     電容界泰斗,楊邦朝教授直面呼吁:“中國一定要做電容器生產行業的‘強國’,而不要只做生產行業的‘大國’”。  

     年過七旬的楊邦朝教授,精神矍鑠且非常健談,他字理行間都透著他對電容器行業的深刻洞析。面對中國的電容器行業,他一直情有獨鐘;面對世界強國,他卻又感嘆行業后繼無人。他對未來行業發展表現出深深的憂慮,對民族產業的緊迫感由心底升起,并且越來越清晰的展現出來。

  行業大而廣 勞動力低廉

    “電容器這個行業太大”這是楊幫朝教授說的第一句話?!皽蚀_的說,中國的電容器行業制造業,屬于中低下的水平,高端的電容器中國現在還做不了”。電子元器件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,要求成本高、數量少、品種多。在這種情況下,化工部、冶金部,沒有要求安排研究生產那些精細化工,對原材料的要求也很少出現幾個9以上。在量上要求生產幾百萬噸、上千萬噸的原材料。造成一個只講數量,不重質量的現象。 

     國外的電容器為什么要在中國生產呢?據楊邦朝教授介紹,中國的勞動力相對便宜,韓國和日本的廠商也正在向中國轉移,先是組織的建立,而后才是生產。比如日本的電容器公司已經轉到無錫,原材料從中國采購。比如以電解電容器為例,主要原材料是鋁箔,它是用電打制,所以在三峽附近建立了很多的鋁箔廠。據楊邦朝教授判斷:電一漲價,電容器元件就一定得降價。這是因為原材料在漲價,另一個原因是電價大在漲。制造鋁箔廠有一部分開始搬向到包頭,因為包頭的煤碳便宜,投資發電廠,發電廠的煤用來發電降低成本。

     技術落后全球 急需專業人才

     前年,楊邦朝教授在電子元件行業協會做了一個報告,全面分析了電子元器件行業現狀與發展。 現在整個電容器行業主要面臨著技術提升,一定得提升。如果永遠做生產“大國”,而不是生產“強國”,中國將面臨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。

     楊邦朝教授認為,能夠培養的元件高端人才不多,不像微電子那么多。電容器本身很小,但是很復雜,存在一個扔在地上不值錢,做起來會很貴的現象。所以研發人的投入與社會的投入關注,應該是雙相互扶持的,但現在又不扶持。中國整個的國家科技力量為什么不早安排人去學和量化這個問題?追根溯源,根本原因在還于歷史原因。研究所中有沒專門研究電容器的研究所,所以電子元器件相對很落后,這個問題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。一個是,高端人才缺乏,搞元器件的人不喜歡搞元器件,覺得搞微電子吃香、搞通信吃香、搞計算機吃香,學了以后又要轉行。在這種情況下,要求電子元器件做得很好,是根本不可能的。眾所周知,整機離不開元器件,一個整機閥的一個芯片周圍的元器件是越來越多。從而社會科學分工的不平衡,導制了電子元器件整個行業的落后。

     高端技術封鎖 饋缺科研機構

     楊邦朝教授講到高新技術更是語重心長,他認為中國現狀的電容器技術水平是落后于世界的,現在中國很多搞科研的原材料都沒有。比如日本進行科研,只要日本有的原材料,在一個星期絕對能到貨并能訊速集中精力搞研究。中國卻要四處跑著找原材料。在材料和技術上,如果一旦外國卡中國,中國就會出現產業癱瘓狀態。

     中國電子元器件生產品質還屬于中、低端、高端的領域。如果高端技術,國外一旦實行封鎖中國就會出現危機。拿ACDC電源模塊的一些變壓器來說,一次性電容器的耐高溫長生器,中國的產品使用壽命是1千小時,國外是5千小時,甚至達到1萬小時。中國做不出來,也沒有人去研究。楊邦朝教授談了行業中有一個怪現象,如果有個碰到搞電容器科研的,他就會說,“你還在搞電容器啊,太落伍了吧?”

     另外,楊邦朝教授又談到了一個更為嚴重現象。就是沒有科研經費又缺乏系統組織,而出現的科研人員“隨風倒”。這就意味著科研的工作量不夠,要找有科研經費的項目去做。造成一個現象是國家給錢就給國家打工,企業給錢就給企業打工,自然科學資金給錢,就搞自然科學的課題。

     星星之火 推進電容發展

     中國的電子元器件的這種現狀,讓楊邦朝教授不能不思考,國家與企業怎么打配合?空談誤國,實干興邦。楊邦朝教授在感慨的同時,他在帶專業學生,培養專業人才。

     另外,楊邦朝教授認為,中國確實在電子元器件行業也很缺少領軍人物,這個領域很少有中科院院士,姚希是電子元器件的第一個院士,現在一些專家都是搞功能材料的,但是真正搞電子電容的,卻沒有幾個。楊邦朝評價,慧聰網針對電容器行業推出的電容器十大評選很是及時。并提筆為慧聰網的電容器評選活動提詞:“開展電容器行業領軍人物,推進電容器行業的更快發展”。

    楊邦朝教授充分肯定了慧聰網在宣傳電容器方面做了很多實際工作,這對電子元器件產業特別是對市場的擴展都會有好處。全國從事電容器的廠家很多,從國有到合資再到外資,電容器在電子行業當中應該受到重視,現在價格卻很便宜,才賣到幾分錢,但電容器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,因此必須從各方面來推動,社會、領導、政府都要給與足夠的關注,要給從事電容器行來的人精神上的鼓勵。楊邦朝教授說“因為我們要開展自救,我們就要自己管自己。別人不重視不要緊,我們自己一定要重視,這就需要有人來做宣傳。其它的網站沒有關注過電容器產品,而慧聰網在關注并做了題為‘趨勢、高端、創新、出路’的評選?!彼淖饔脤⑹菍τ趶氖码娙萜黝I域中辛勤耕耘的人物的一個認可,讓別人也知道這個行業中有哪些企業?有哪些人物?

     后記:

     透過楊邦朝教授對電容器行業現狀的解析,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電容器行業的迫切所需。人才無法短時間培養,技術無法短時間內得到提高。他深為中國的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擔憂,他每時每刻都在思考,怎么樣才能趕超世界水平?怎么樣才能做到生產的強國?怎么樣才能跟世界強國叫板?

     中國的電容器產業的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從政府到行業、從企業到市場、從專家到技術、從世界到中國。(文/王紅)

     附件相關資料

     楊邦朝,1938年生,教授、博導,留日訪問學者。美國IEEE、日本電子電氣學會高級會員、中國電子學會會士。歷任部軍用元器件專家組成員,中國電子學會元件分會副主任和微固學院副院長?,F任中電元協科技委委員、HIC專業委員會副主任、《功能材料》、《電子元件與材料》、《混合微電子技術》等雜志編委會副主任、編委。

     研究方向為特種電子材料與元器件、MCM與混合微電子技術和新型敏感材料與傳感器等。在《J.Appl.Phys.》、《ThinSolidFilm》、《JournalofMaterialScience》、《中國科學》、《物理學報》、《電子學報》和《高壓物理學報》、《功能材料》等發表論文200余篇。被SCI、EI、ISTP檢索、國內外同行索取、引用共100多次。

     獲省部市科技進步一、二、三等獎和國防發明2等獎共8次,獲授權國家和國防發明專利9項、實用新型專利10項。主編和參編全國統編教材和專著:《厚薄膜混合集成電路》、《多芯片組件(MCM)技術及其應用》、《電子薄膜材料》、《薄膜物理與技術》、《薄膜科學與技術手冊》、《現代電子科學技術詞典》和《超導技術》等共9部。已培養博士后4人、博士20余人、碩士生60余人。


網站導航

MENU

電話:0563-4301423

        0563-4307127

傳真:0563-4308157
郵箱:admim@jmcapacitor.com

網址:www.amvips.com

地址:寧國市河瀝溪工業開發區

   振寧路眾益電子信息產業園9棟

聯系方式

Contact information

日韩欧美在线视频